滑坡監測包括滑坡體災變的變形因素、誘發因素和相關因素的監測。
變形因素監測:目的是掌握滑坡體三維空間位置變化、判定滑坡滑動范圍、滑移量和滑移方向,判定滑坡滑動面數量和深度;
誘發因素監測:目的是監測滑坡體不同位置的降雨量,可以更清楚地掌握滑坡災害的發生機理、活動狀態和發展趨勢,并為滑坡災害預警、預報服務;
相關因素監測:包括孔隙水壓力監測、土壤含水率監測等,這些物理量不能直接反映變形量,但能反映變形強度,可配合其他監測,分析、掌握變形動態,進行災害體變形破壞預報。
輔助監測:在重點區域可以輔助視頻監測,這樣就可對整個滑坡體形成多參數、*的監測體系。
如下圖所示,整個監測系統主要由3個部分組成1是差分基準站,2差分監測站,3監測系統軟件(可以安裝在云平臺上也可以安裝在用戶的服務器上)。
北斗滑坡監測方案,如下圖所示為差分監測站和差分基準站的主要組成,主要要衛星接收機,衛星信號接收天線,采用太陽能供電,安裝在監測基座立柱上,采用4G網絡傳輸監測數據。
下圖也是監測站
下圖是差分接收機(衛星接收機)和GNSS天線(衛星信號接收天線)主要依靠差分接收機對位置移動數據進行采集,是監測系統的核心傳感器。
下圖是地災監測平臺,通過監測平臺可以看到每一個監測點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置變化情況。
下圖為監測點的位置變化曲線圖,通過曲線圖可以看出位置變化趨勢,判斷是否要做應急處理。
下圖為監測點的電量變化曲線圖,通過曲線圖可以查看到電源電量情況,保證監測點正常運行。
北斗滑坡監測方案通過監測系統平臺可以導出監測歷史數據形成監測報表。
下圖為監測點的安裝位置
下圖為監測點的實際安裝照片